最新动态
凤池书院:鼎盛时期与鳌峰书院并驾齐驱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6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 

  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——凤池书院,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(1817年),是清代官办省城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。

图片

旧时学堂

  并驾齐驱

  由于当时文化逐渐发展,士子增多,省会所在地仅有一所全省性的“鳌峰书院”,不能满足读书人的需求,为了广育人才,总督汪志伊、盐法道孙尔准选择城内凤池里的三牧坊兴建书院,初名“圣功书院”,有讲堂三楹十二间,专门教育生员和童生。

  书院早期经费短缺,难以为继。至道光元年(1821年),盐法道吴荣光积极筹措,捐俸倡率,经费才有着落。道光元年(1821年)八月十四日,前督宪、巡抚颜检批准在案,以所在地为凤池里(今东街、东大路,原宋状元许将所居故宅之地得名),遂把“圣功书院”改名“凤池书院”。

  后来,盐商萨重山、林世通等捐资,改建门楼官厅,添造横舍,撰碑文,树碑石。道光二年(1822年),盐法道王楚堂捐俸建“仰止楼”五楹,以祀宋儒陈古灵、陈季慈、周公辟、郑宏中、游定夫、杨龟山、王信伯、李忠定、林拙斋、罗豫章、李愿中、李西山、胡康侯、胡籍溪、胡致堂、胡五峰、刘屏山、刘白水、朱元晦、蔡西山、蔡九峰、黄勉斋、陈北溪、廖子晦、真西山和明儒陈布衣、蔡虚斋、黄石斋等28位,并增建讲堂,收藏书籍。

  道光三年(1823年),前督宪赵慎畛又倡捐拓展“凤池”,发展教育。自此,凤池书院规模大备,人文蔚起,多士观摩,鼎盛一时,与鳌峰书院并驾齐驱。

  慷慨捐钱

  道光五年(1825年),盐法道朱桓清、总督赵慎畛、巡抚孙尔准捐俸在离讲堂几步远的地方建轩,总督赵慎畛题匾取名“佳士轩”。道光六年(1826年),布政使司吴荣光在“佳士轩”之南建“树人簃”,又增拓学舍多间,捐置书籍两千余卷。道光八年(1828年),盐法道窦欲峻捐俸作童生奖学金。由于官府倡导,士、商捐钱的更多,养士额比过去成倍增长。道光十八年(1838年),闽县贡生何恭崇、儒士柯恒喜、举人何则贤等共捐纹银820两。道光二十年(1840年),又共捐钱三千缗充膏火费。

  凤池书院有讲堂12间,学舍30余间。院内一路梅柳夹植,松竹掩映,园林优美。院后还有花坞、荷池。池的左边有宋代种植的两株古荔枝树。院内,亭、榭建筑多仿苏州园亭式样,如“翠竹轩”“树人簃”“佳士轩”“横经精舍”“藤阴书屋”等,构造尤为精美,山长多邀集名流,觞味其中。院中厅、堂、亭、榭悬挂许多楹联。(清)杨平叔所书楹联,“池浴文禽,从罗舍梦里飞来,览凭苑林翔吉宇”“凤鸣翽风,向刘勰笔端流书,迁乔阿阁听和声”。

  学风转变

  凤池书院的组织、经费来源、招考对象、甄别试和月课的手续、内外课录取的名额以及膏火奖金的数目,都和鳌峰书院相似。

  书院名师很多,书院的首任山长赵在田,教导诸生以“持躬立品为先,道义文章为次”。继任山长魏敬中,勤于工作,受到生员爱戴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后,全国知识分子思想一新,山长陈璧等人提倡经世之学,较之前学风有所转变。

  末任山长曾宗彦,于光绪二十五年至光绪二十七年间(1899~1901)以在籍翰林出身的侍御身份出任该职。曾宗彦思想和行动上属于维新派,同情支持戊戌变法,积极参与“六君子”之一的林旭等主持筹办、在北京福建会馆成立的维新组织“闽学会”,并成为骨干之一。变法失败后,自感已无能为力,返回故里颐养天年,卒于民国初期。

  凤池书院历时85年,前后山长十二人,书院历史至此宣告结束。

  科举废止后,凤池书院改为全闽大学堂,首任山长叶在琦。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学堂,先后继任的有陈宝琛、林炳章、陈培锟等。1912年1月,教育部令学堂一律改称学校,监督改称校长。自1915年起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学,后又数易校名,1951年8月定现名“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”至今。

【责任编辑:燕宇】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